中国首届“亚美尼亚学”学术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
2023年9月22日至23日,中国首届“亚美尼亚学”学术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滨州学院主办、北京法诺亚投资有限公司承办,旨在促进学术交流,探讨中国的亚美尼亚学的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一时间节点上,会议的召开在一定程度上为“一带一路”建设增添了文化内涵。
会议期间,来自亚美尼亚和中国的30余位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亚美尼亚的历史、文化、语言和教育以及中国亚美尼亚交流史等问题。
亚美尼亚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马纳萨良先生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说:“今天的会议是30年前我们同中国朋友一道走过的丰硕历程的成果之一。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友谊在各个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变得更加牢固,其中人文社会科学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谈到中国亚美尼亚的交流时,他说:“中国亚美尼亚两国人民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有着悠久的友谊史。亚美尼亚和中国人民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丝绸之路时期。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路线,而且是一座文化、宗教和语言交流的桥梁,为丰富沿线国家的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和亚美尼亚是两个古老的国家,但仍然需要更多地了解彼此。本次会议的作用非常大,因为它为中国和亚美尼亚的学者提供了一个观点、思想交流的平台,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对亚美尼亚学产生兴趣。亚美尼亚学不仅是一门学科,而且是通过亚美尼亚哲学、语言、文学、文化和历史来发现亚美尼亚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山东世界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德正教授指出:“无论世界史研究还是国别区域研究,都不能闭门造车、向壁虚构,而是要始终抱着开放进取心态,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与研究对象国展开对话。”
在会议上,来自中亚两国的学者和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还组织了分组讨论会和研讨会,以便与会学者深入地探讨相关议题、就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本次会议的召开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亚美尼亚文化和历史的好机会,同时也增进了两国民间的友好感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两国将继续携手共进,共同为推动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徐晓旭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唐均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曾俊敏教授、滨州学院人文学院的王凤翔教授等学者和专家。
转自:亚美尼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