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驻巴新大使杨晓光接受巴新主流媒体《国民报》书面采访,全面介绍中巴新关系及两国在发展、经贸投资、人文交流、安全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合作情况。《国民报》全文刊登,内容如下:

 

图片


 

中巴新两国建交近50年来,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投资蓬勃发展。《国民报》记者内森·沃提就中巴新关系采访中国驻巴新大使杨晓光。

 

问:中巴新关系中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8年对巴新进行国事访问,马拉佩总理2023年正式访华。今年是巴新独立50周年,明年我们将迎来中巴新建交50周年。中国和巴新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是发展中国家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典范。

 

问:建交49年来,中巴新关系最突出的成果是什么?

 

杨:巴新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坚定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的一切努力,中方对此高度赞赏。中方也始终充分尊重巴新主权和独立,支持巴新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两国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极大造福巴新人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方同巴新开展合作不仅是“输血”解决当地一时之需,更要培养“造血”能力。中方援助项目多集中在互联互通和民生领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基础。进入巴新的中国企业都非常注重本地化经营,积极雇佣、培训本地员工,助其掌握一技之长。

 

问:建交49年来,中国如何援助巴新?中国通过援助、赠款、优惠贷款和发展资金等对巴新提供了多少援助?

 

杨:发展领域,巴新是首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和合作规划的太平洋岛国,也是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受援国。中方向巴新方提供的无偿援助、优惠贷款支持有数十亿美元,涉及60余个项目,援助领域包括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农业、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为巴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比如莫尔斯比港的独立大道、APEC公路、国际会议中心、Sir John Guise体育馆、布图卡学园,位于南高地省的西太平洋大学,这些都是中国政府的无偿援助项目。中国还提供优惠贷款支持巴新建设国家电网、国家电信基站、国家海缆、国家数字电视改造等大量基础设施项目。中国菌草旱稻专家组扎根东高地省20余年,向当地民众传授菌菇种植、养畜,推广旱稻种植,积极致力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脱贫增收。

 

问:中巴新双边贸易额和投资额是多少?中国市场能为巴新带来哪些机遇?

 

杨:经贸投资领域,中巴新双边关系健康稳定、产业结构互补性强,两国经贸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巴新是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目的国。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超过四亿的中等收入群体,将为巴新天然气、矿产品、农林渔产品敞开大门。中国对巴新出口商品主要有机电产品、纺织服装、钢材。从巴新进口商品主要类别包括液化天然气、木材及木制品、镍及镍制品、农渔产品等。2024年中巴新贸易额超过178亿基那,其中巴新方顺差超75亿基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来到巴新开展贸易投资合作,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矿产、电力、电信、农业、林业、渔业、批发零售等多个领域,其中重点投资集中在矿产、零售、基建和林业等领域。中资企业在巴新投资合作的主要项目包括瑞木镍钴矿项目、波格拉金矿项目、埃德伍水电站项目等。

 

问:中方在其他领域如何支持巴新?

 

杨:2023年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开通广州至莫尔斯比港直航,这是中国内地到南太岛国首条商业直航航线,去年该航线从每周一班增至每周三班。中国连续39年为巴新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去年20余名中国政府奖学金获得者、54名巴新“STEM奖学金”获得者赴华求学。中国医疗队已经扎根莫尔斯比港总医院23年,140多名中国医务工作者先后来到巴新,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中方愿在现有教育人文交流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双方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文艺团组互访和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交流,拓展旅游合作,积极推进签证便利化,希望巴新早日对持普通护照中国公民实施落地签安排,进一步便利双方人员往来。

 

问:安全和自然灾害是包括巴新在内的太平洋岛国重要关切。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投入情况如何?

 

杨:安全和防灾减灾领域,中方连续多年为巴新提供各类救灾援助,积极向巴新提供警务、防务援助支持。2024年中方为巴新政府提供120万美元的救灾现汇援助,以及大量救灾物资。今年1月,中国援巴新禁毒实验室设备物资正式交接,这将为巴新打击毒品犯罪提供助力。

 

中方始终认为,太平洋岛国的内政不容干涉,自主发展的权利不容剥夺,和平稳定的局面必须守护。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同南太岛国的交往合作致力于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实现共同发展,没有任何地缘政治私利。南太地区不应成为大国博弈的竞技场,也不是任何国家的“后院”,岛国有权同所有发展伙伴开展友好合作。中方乐见各国为岛国多做实事,为岛国人民带来更多实惠,反对搞任何零和博弈、排他性安排。

 

问:中方如何看待两国关系未来50年发展趋势?

 

杨:中方愿继续在充分尊重岛国主权和独立、充分尊重岛国意愿、充分尊重岛国民族文化传统、充分尊重岛国联合自强的基础上发展同巴新关系,基于不附加政治条件、不强加于人、不开“空头支票”原则向巴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努力推动中巴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提质升级,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中国拥有超大的市场、先进的技术、完备的制造能力,巴新拥有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双方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即“三大全球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对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重大问题提出中国方案。“三大全球倡议”为双方合作开辟了新空间,提供了新机遇。中方愿根据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在“三大全球倡议”框架下积极探索、拓展双多边合作,不断丰富中巴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方愿协助巴新用好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等平台,在相关合作文件框架下加强发展政策理念交流和务实合作,积极探索“中巴新+”三方合作模式,深化双方在经贸投资、基础设施、能矿开发、农林渔业、下游加工、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合作,助力巴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安全领域,中方愿深化同巴新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加大对巴新支持,双方可探讨签署相关合作文件。同时我们也愿同巴新开展警务合作,为巴新改善国内治安提供帮助。

 

面对当前全球性的危机与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各国必须携手前行。在追求和平稳定、物质丰富、精神富有的过程中,中方愿意成为包括巴新在内各国的最可靠伙伴,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