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4f4X-lCA0E0FdD6azbmRrw

 

9月6日上午,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于镭教授作了题为《小岛屿国家绿色能源合作路径》的报告。报告明确应对气候变化需以国家为主导,通过政策引导投资、补贴等激励企业参与,反对关键决策依赖市场,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介绍了中国设立31亿美元气候基金、建设10个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启动100个气候项目及提供1000个培训名额等援助举措,助力发展中国家提升气候应对能力;展示中国绿色能源成果,如2022年太阳能总装机306吉瓦、2020年风电总装机281吉瓦,2024年底风电与太阳能总装机超1300吉瓦,还提及汤加玛塔托阿太阳能农场、斐济索莫索莫水电站等合作项目;并建议以“行胜于言”为原则,从小规模项目起步、用新技术应对挑战,为小岛屿国家绿色转型提供可行路径。

 

446e96b234d05b09a16cc10e7780617

 

0907d8115f5f7264c5637e64fd4e245

 

 

 

 

fbd94433fafdffceb9d5f79aa44fac1

 

88df17e2cfc82ec3e4ad9924d490d85

 

9月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侨联主席张力为作了题为《CO2捕集、利用与地质封存(CCUS)》的报告。报告围绕CCUS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推进提出以下关键措施:一是发展和示范低成本、低能耗的先进及下一代CCUS技术,持续提升技术成熟度、降低能源损耗、提高经济性与安全性;二是构建全面的泄漏监测、运行监管与风险防控框架,完善行业级碳减排核算与核查程序;三是优化工业级CCUS项目行政管理流程,包括审批、许可与监管机制;四是制定针对CCUS示范项目的财政支持与激励策略,为CCUS大规模示范创造良好的政策扶持环境;五是深入总结CCUS项目的成功实践经验,讲清CCUS项目存在风险但风险完全可控的客观事实,增强政府决策者和企业投资者对CCUS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与风险管控的信心;六是深化国际CCUS合作,加速CCUS集群跨国界部署进程。报告还提出了小岛屿国家部署分布式CO2空气直接捕集(DAC)系统+船舶CO2输运+离岸CO2集中封存的小岛屿国家CCUS集群部署思路,为小岛屿国家实现绿色转型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可行途径。

 

f57b532701ade3b4bea50f4d56698a7

 

bc8fbdaed420a37f968b19e8673d188

 

 

40817f738cd824b92275e1850b9f693

 

 

4d74bcec8157abc4dde260bf939f9b2

 

 

7f1fb74fb2ff0ab7b49c3d3c00fdbeb

 

 

 

两场报告不仅明晰了发展中国家绿色能源合作、CCUS 技术应用的实践方向,更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和绿色产业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与贡献的智慧,为深化气候变化合作南南合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