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杨晓光分别在巴新两大主流报纸《国民报》、《信使邮报》发表署名文章《践行全球治理倡议,共创人类美好未来》,宣介全球治理倡议。全文如下: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80年前,中国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同各国一道创立了联合国。80年来,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为人类进步事业提供重要保障,以协调合作为基石的多边主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球治理成为关乎人类共同福祉的重大课题。

 

但是,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区动荡频发、经济发展受阻、逆全球化抬头、规则法治缺位,治理赤字不断加剧。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命题。

 

在此背景下,9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正式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进一步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符合当今世界的紧迫需求,一经提出就得到与会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的欢迎和支持。

 

全球治理倡议奉行五大核心理念。

 

全球治理倡议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这五大理念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

 

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少数国家垄断全球治理的不平等状况不应再继续下去。

 

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国际法和国际规则是共同的准绳,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共同维护、共同执行,没有也不应该有例外。

 

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路径。全球治理是大家的事,关系每个国家的切身利益,要靠协调合作,而不是单边霸凌。

 

以人为本是全球治理的价值取向。全球治理说到底,就是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共同建设一个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的世界。

 

行动导向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则。全球治理的活力源于实践,关键重在行动,根本要看成效。要立足当前和长远,解决好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关心的实际问题。

 

倡议的这些精神内涵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旨在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各国依托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使之与时俱进,更有效应对时代挑战。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不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推倒重来,也不是在现行国际体系之外的另起炉灶,而是增强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的执行力、有效性,使之更符合变化的形势,更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好服务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

 

全球治理倡议彰显中国担当。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直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人类的前途和未来指明了方向。

 

全球治理倡议是继三大全球倡议之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又一项重大倡议。全球发展倡议聚焦推动国际发展合作,全球安全倡议着眼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全球治理倡议锚定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原则和路径。四大倡议各有侧重,并行不悖,将从不同角度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更强推动力。

 

全球治理倡议符合中巴新共同利益。

 

现行国际机制存在全球南方代表性严重不足、权威性遭到侵蚀、有效性亟待提升等三大短板。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有必要提升全球南方代表性、纠正历史不公。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巴新国民议会发表演讲表示,1945年发达国家主导国际事务,相关国际机构大多在有利于发达国家的体系下运作,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公民获取应得权益。联合国将继续为机构改革而奋斗,使发展中国家获取代表权、发言权并获得所需资源。中方提出全球治理倡议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系更多体现和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和诉求,提升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同为全球南方国家,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国愿继续同巴新等国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进步一边,站在多边主义一边,主张团结而非分裂,倡导合作而非对抗,一道落实好全球治理倡议,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维护中国、巴新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