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的塔拉瓦环礁(Tarawa)北部和南部鸟瞰。(图/新西兰RNZ网页面截图)
【南太之声编译报道】深海金属(用于制作电动汽车电池)开采计划中处于行业前沿的一家加拿大公司,在与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的合作破裂之后,近日放弃了其太平洋探矿区的1/3区域。基里巴斯将在深海采矿行业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新西兰RNZ网3月18日报道,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US Securities&Exchange Commission)的一份文件,纳斯达克上市的加拿大梅塔斯公司(The Metals Company,简称TMC)自1月中旬起,终止了与一家基里巴斯国有企业之间的协议。该协议授予TMC在太平洋东北部74990平方公里(约合28950平方英里)海底区域的探矿权。
此次协议终止似乎是由基里巴斯方面发起的。该国是19个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简称ISA,一个联合国机构)监管下的太平洋国际水域大片海底区域行使权利的国家之一。
基里巴斯渔业和海洋资源部17日表示,上周该部门与中国大使举行会谈,“探讨在可持续开发深海资源方面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在太平洋地区,深海采矿是一个有分歧的问题。一些经济落后的岛国认为,深海采矿可能会带来意外之财,能够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并减少对外国援助的依赖,而另外一些岛国则对此强烈反对。
基里巴斯方面去年6月向国际海底管理局表示,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以及与技术合作伙伴——TMC的子公司“深绿工程公司”(DeepGreen Engineering)出现“运营困难”问题,导致对本区域的勘探工作没有取得进展。
国际海底管理局关于基里巴斯深海采矿进展的一份报告指出,基里巴斯方已表示正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深海采矿行业陷入困境?
就在基里巴斯开辟新道路的同时,环保组织对深海采矿行业的适宜性提出了新的质疑。这个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宣扬可再生能源的益处。
来自“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的深海采矿活动家卡森(Louisa Casson)表示,在大型公司普遍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中撤出的背景下,TMC和其他深海采矿公司已转而强调国家安全、国防和矿产资源供应安全作为该行业的益处。
卡森说,一些电池和汽车制造商表示他们不想使用深海矿物,以及电池技术的革新可能会减少人类对深海结核中某些矿物的需求,这些因素促使了这一转变发生。
她表示,这一变化正在影响深海采矿的前景,而TMC放弃其1/3勘探区域是“该行业步履蹒跚的另一个迹象”。“过去几周发生的事情反复证明,深海采矿行业未能达到其宣传的效果,相关计划甚至在启动之前就缩减了。对政府来说,现在正是采取果断行动保护海洋免受这个摇摇欲坠、充满风险的行业侵害的最佳时机。”
TMC首席执行官巴伦(Gerard Barron)表示:“我们发现,该区域的深海结核丰度不如我们与瑙鲁和汤加共有的邻近海域。对我们来说,这成了一个优先级的问题。我们必须继续将资金投入到最有可能获得回报的地方。而且我们知道,还有其他合作伙伴想取代我们的位置。”
基里巴斯加强与中国深海采矿合作引关注
TMC向行业投资者展示的一项研究表明,深海采矿对环境影响的初步结果“鼓舞人心”。
然而,独立研究显示,1979年一处深海采矿试验场地在40多年后仍未恢复。基里巴斯海洋资源部常务秘书阿贝塔(Riibeta Abeta)没有对此置评。
基里巴斯位于密克罗尼西亚,是一个由约12万人口组成的低洼环礁岛国,在过去10年中与中国建立了日渐紧密的关系,而与此同时,该国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传统援助国的关系变得紧张。
库克群岛上月与中国签署了深海采矿协议,前者的传统援助国新西兰对此表示不满。库克群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无需国际海底管理局批准即可开采。库克群岛希望获得经济上的收益,但该国一些公民担心环境破坏问题以及采矿业在该国的影响力。
除基里巴斯外,TMC还与汤加和瑙鲁签署了协议,以勘探和开采国际海底管理局管辖下的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海域(Clarion Clipperton Zone)。其中,TMC与瑙鲁的合作进展似乎最快,该公司本月正在向国际海底管理局申请批准开采相关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