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5年澳大利亚大选仅剩一天,民调显示,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有望成为2004年以来第一位连续赢得选举的澳大利亚领导人,工党再次占据优势。
澳大利亚的太平洋岛民人口增长迅速,约有337,000名太平洋岛屿后裔居住在澳大利亚。然而,尽管太平洋岛民的数量不断增加,但他们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仍然落后,活动人士认为公共政策决策未能考虑到他们的需求。
那么这次选举对于太平洋岛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气候倡导组织的法阿毛(Jacynta Fa'amau)告诉新西兰广播电台,家园的存亡越来越受到太平洋岛民的关注。居住在澳大利亚的太平洋岛民与大多数少数族裔一样,都陷入了生活成本危机。她说:“尽管工作时间相似,但太平洋岛民的收入仍然低于一般人群。由于公民身份的原因,太平洋岛民在接受教育方面也面临许多障碍。”
与新西兰类似,澳大利亚的太平洋岛民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仅西悉尼就居住着约20%的太平洋岛民。
澳大利亚媒体在报道中强调了西悉尼对各党派政治考量的重要性。
城市影响力恰好与绿党的目标人群重叠,绿党在努力保住布里斯班和墨尔本等大都市的席位的同时,也寻求扩大自己的立足点。
考虑到这一点,绿党倾向于更多地关注太平洋岛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例如援助和移民问题。新南威尔士州参议员戴维·舒布里奇 (David Shoebridge) 告诉新西兰广播电台,他认为他的太平洋岛民选民注意到澳大利亚缺乏尊重。
“澳大利亚在看待太平洋问题时,往往只带着狭隘的经济眼光。(绿党)则将太平洋的未来视为一种伙伴关系。”
太平洋对外援助
总体而言,2024-2025年联邦预算中的援助增加了2.7%,其中太平洋援助计划目前占澳大利亚整体援助的42%以上。
尽管如此,数据显示海外发展援助已从2023年的2230亿澳元下降至 2024年的2120亿澳元,相当于每100澳元国民收入中损失19美分。因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澳大利亚在32个发达国家中仅排在第28位。
与此同时,自由党领袖彼得·达顿(Peter Dutton)大力宣扬前自由国家党(LNP)政府的“太平洋升级”计划,旨在将澳大利亚定位为太平洋国家的可靠合作伙伴。4月30日,自由党公布了一项政策,将在四年内减少8.13亿澳元的援助,但这并不包括太平洋地区。”几天前,达顿承诺在未来五年内增加 210 亿澳元的国防开支。
法阿毛表示,澳大利亚在该地区扮演的“老大哥”角色往往是以牺牲该地区利益为代价的。
“气候迁徙路径也以一些岛屿的主权和安全为代价。”
舒布里奇表示,“我们看到工党政府拒绝兑现增加联邦援助的政纲,而我们在过去几个月里看到的是,我们地区的援助急剧下降,美国援助大幅削减”。他说,绿党将推动澳大利亚在十年内将其对外援助增加到GDP的0.7%。
来源:
https://www.rnz.co.nz/international/pacific-news/559699/what-does-the-2025-australian-election-mean-for-the-pacific-isl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