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4rh-AezgsWFAVpMUu_jepQ
9月13日,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研讨班”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圆满结业。本次研讨班历时14天,吸引了来自亚洲、非洲、太平洋岛国及加勒比地区共14个国家的22名气候官员、专家学者与技术骨干参与。通过系统的专题讲座、深入的技术交流与实地考察,全体学员进一步深化了对气候变化应对与绿色产业发展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此次研讨班的成功举办,是中国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又一具体举措和务实成果,为加强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对话协作与能力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上午的收官课程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际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樊星作了题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和中国的行动及贡献》的专题报告。她指出,自1880至2012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已升高0.85℃,2024年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人类活动被确认为主要推手。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2℃乃至1.5℃温控目标,国际社会必须共同强化减排与适应并重的双轨策略。她详细梳理了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的关键进程,并强调中国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不仅提前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在2023年已达17.9%,更郑重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宏伟目标。此外,中国在COP29上承诺提供177亿元气候合作资金,展现了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国担当。
下午,研讨班结业仪式在聊城大学西校礼堂举行,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德正主持。聊城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主任房增福,聊城市外事办公室主任、市对外友协会长陈海蓉,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副主任、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主任赵少峰,聊城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张丙元等嘉宾出席。仪式在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的精彩文艺表演中拉开帷幕。
房增福在致辞中充分肯定本次研讨班的成效。他指出,此次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友谊的桥梁,有效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气候治理与绿色产业方面的能力建设,为区域及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后,在轻松而热烈的氛围中,研讨班学员们自发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跨文化致谢演出。斯里兰卡与古巴学员深情演唱了各具民族风格的传统歌曲,斐济学员激情击奏富有岛国特色的拉利鼓,来自汤加、基里巴斯和萨摩亚的学员则献上了热情洋溢、独具风情的传统舞蹈。整场演出以艺术为语言,以友谊为纽带,生动表达了各国学员对主办方周到安排与辛勤付出的诚挚感谢与美好祝福。
现场播放的学习回顾短片,带领全体学员共同重温了为期14天充实而精彩的学习历程。短片系统回顾了研讨班期间举办的13场专题学术讲座、4次深入一线的实地调研、3场高层次中外专家对话以及6项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由8名聊城大学学生组成的助教团队以热情周到、细致专业的全程服务,赢得了各国学员的一致赞誉。
https://mp.weixin.qq.com/s/4rh-AezgsWFAVpMUu_jepQ
据悉,本期研讨班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线上图文直播累计浏览量突破10万次,并将于9月15日获《环球时报》整版专题报道,引发积极反响。
在庄重而喜悦的结业氛围中,聊城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主任房增福为全体学员逐一颁发结业证书。聊城大学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陈海蓉、张丙元、赵少峰等向学员赠送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纪念品,为本次研讨班画上圆满句号。
随后,来自萨摩亚的西劳里·帕图·蒂利亚洛(Silaulii Patu Tilialo)与来自古巴的帕维尔·莫拉莱斯·迪亚兹(Pavel Morales Díaz)作为学员代表分别发言。
西劳里以汤加语、斐济语、基里巴斯语、萨摩亚语和中文等多语种亲切问候,并代表全体学员向组委会及志愿者团队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尽管学员们文化背景多元、研修时间紧凑,但主办方以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的课程安排,确保了各项教学活动高效圆满完成,给所有学员留下深刻印象。她承诺将把在华期间的所学所悟带回祖国,积极运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工作中,并期待与中国及各位同仁再度相聚。
帕维尔在发言中特别赞扬了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所构建的科学、系统的气候政策体系,盛赞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导者”。他也对主办方高效的组织工作和无微不至的服务保障深表感动,并表示将珍视此次跨国研修所结下的深厚友谊。
仪式尾声,汤加学员妮科尔・阿费基(Nicole Afeaki)代表全体学员,向研讨班承办单位聊城大学及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敬赠具有太平洋岛国地区文化特色的树皮画,对承办方在研修期间所给予的辛勤组织与周到安排表达诚挚谢意。
至此,本次研讨班在感动与期盼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学员们不仅系统掌握了气候治理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前沿知识,更满载着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与务实合作的真诚愿景返回各国。他们将继续作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实践者、国际友谊与合作的传播者,为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注入新动力,共同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