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12月30日,山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年会在济南成功召开,会上发布了年度十大民间对外交往优秀案例。为进一步交流分享经验,形成工作合力,实现全省民间外交工作统筹协调、资源共享和协同配合,将发布系列优秀案例,为推动民间对外友好交流提供借鉴。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以民间交往为媒,推进中国与太平洋岛国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2024年,中心以人文交流为依托、以民间交往为途径,策划系列重大活动,为中国与太平洋岛屿国家深化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础,积极配合了政府间外交活动,服务了国家总体外交大局。
一、光伏发电“小设备”应对气候变化“大问题”
气候变化是太平洋岛国最关心的问题。为帮助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向汤加—中国友好协会捐赠物资,在汤加王国大公主图依塔、中国驻汤加大使刘为民的见证下捐赠10套家用光伏发电设备,展示了中国与汤加共同应对气候挑战的实际行动,为汤加民众提供稳定、清洁的能源,助力汤加实现可持续能源目标。
二、从独白到对话,媒体合作助力话语体系建构
中心认识到媒体在促进民心相通中发挥的桥梁纽带作用,与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合作扩展海外媒体交流,为在海外构建中国形象提供智力支持。8月,中心团组与瓦努阿图媒体协会主席莉莉罗丝及其团队深入交流,并就中瓦媒体共享新闻资源达成共识;在所罗门群岛,会见了所罗门群岛前总理媒体顾问、中所友谊促进会副会长阿尔弗瑞德·萨萨克,为中所媒体交往奠定人脉基础。年度内,中心专家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50余次,在海外媒体发出中国学者声音。
三、涵养人脉资源,夯实“一带一路”民意基础
积极与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国际组织和高校保持良好互动,与岛国政府高官建立良好关系,为中国与所罗门群岛合作项目实施、中国与萨摩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与太平洋岛国论坛贸易与投资专员署(北京)专员莫纳·马托、所罗门群岛国立大学执行副校长艾瑞克、萨摩亚国立大学校长阿莫萨等,就如何扩大中太经贸合作、设立孔子学院、深化学术合作等达成共识。通过人际交流,缩短了双向奔赴的距离,为“一带一路”项目推进奠定了民意基础。
四、重视青年群体合作交流,共育未来力量
青年是中太民间交往的未来力量,中心以教育合作为纽带,组织了丰富多彩的青年活动。11月,迎来了参加“汉语桥”的汤加中学生来华团组,接待21名中学生,激发了他们来华留学并继续推动两国文化交流的热情。经汤加驻华大使馆推荐,中心接收新西兰硕士生萨拉到中心开展实习,搭建两国青年交流的桥梁。在太平洋岛国调研之际,吸纳了4名所罗门群岛学生即将来华留学。
五、依托高层会议,增加相互认知
在北京、山东聊城、所罗门群岛霍尼亚拉等地举办了多场高层论坛,广泛邀请国内外官员、学者参加交流,创造了“面对面交流学术,手拉手畅谈合作”的平台。举办了“回顾与展望:中国与所罗门群岛建交五周年学术会议”“2024携手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对话会”,所罗门群岛商业工业、劳动与移民部部长哈里·库马,所罗门群岛前总理戈登·达西·利洛、伊莎贝尔省省长劳伦斯·海伍德、瑙鲁国家气候变化与国家复原部部长里根·摩西等参会,共叙友情、共享经验、共建未来。
中国和太平洋岛国友谊源远流长、跨越山海。2025年是中国与斐济、萨摩亚建交五十周年。中心将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服务民间交往,推进中国和太平洋岛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